“秋风起,蟹脚痒”,过了立冬,一年一度啃大闸蟹的欢快季节也将结束了。国人“不时不食”的饮食理念在这时格外亮,大闸蟹凭一己之力霸占了这个季节的谈资,催生出无数口水。 为什么大闸蟹能迷倒众生呢?作为一枚大闸蟹爱好者,还是要掌握大闸蟹的各种姿势,在“磕蟹”聊天的时候身怀谈资,才能磕尽兴嘛。 \一、论大闸蟹走红简史 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很早,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蟹的美味,甚至还用螃蟹来祭祀祖先。 要说在古代,江南各地的水质都还很好,出产的蟹的品质差别并没有特别大,阳澄湖大闸蟹即使很美味也还没有特别高的地位。直到清末明初,阳澄湖借着地理位置的优势,靠近有钱人聚集的上海,距离上海近也保证了蟹的新鲜,阳澄湖大闸蟹从此踏上了“名蟹”的道路。 二、我们在吃蟹的时候,到底在吃些啥? 要说吃螃蟹可是个费劲儿的事儿,但是大家都依然吃的不亦乐乎。更何况河蟹与海蟹不同,海蟹还能吃着肉,河蟹就…… 会吃的老饕或吃货都知道啦,河蟹吃的主要是蟹黄、蟹膏,也就是“九雌十雄”,农历9月吃蟹黄(雌蟹的卵巢和卵细胞),10月吃蟹膏(雄蟹的副性腺及分泌物)。别忙着怀疑人生,人类吃的动物生殖腺可不少呢,比如海胆啦,乌鱼子啦……而且都是极贵极鲜美的食材呢。 蟹黄:自然状态是紫酱色或豆沙色;蒸熟后是橘红色。 蟹膏:自然状态是青白色半透明的稠稠的液体,像果冻;蒸熟后是半透明胶质,黏黏腻腻的。 平时我们烹制食物时总喜欢使用各种调料增香增鲜,吃大闸蟹则不用如此。 “不时不食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食物只有在它长的刚刚好,成熟得恰到好处之时才是最美味的。秋天的蟹最美味,以清蒸的做法才最能展现它的鲜美。吃大闸蟹的时候,我们的味蕾终于能从调味料的烟雾弹中解放出来,尝到最自然的鲜美味道。 大闸蟹贵,食客巴不得把蟹壳都吞下肚子里,怎么能忍受有一丝丝的蟹肉残留。于是诞生了“磕蟹”教,各门派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吃蟹的器材。 丰子恺先生的《吃蟹》里曽描述了他父亲吃蟹的场景,十分风雅。这样的闲情逸致在快餐时代已经十分少见,但到了大闸蟹的季节,大家都能耐着性子坐下来小心翼翼地啃蟹,允许时间就这么过去,不慌不忙。 为了吃到美味,大家都很努力啊! 三、论“磕蟹”的最佳伴侣 磕蟹是个体力活,啃累了总得喝点什么放松放松。花前月下,最适合来些小酒。 蟹在中医的描述里属于寒凉的食物,所以和蟹最搭的就是黄酒啦,黄酒的最佳饮用方法则是温饮,在有些凉意的秋天喝上一杯暖暖的黄酒也是十分舒服的呢~
|